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调控加剧是谁惹的“祸”?

发表于2011-07-19
相关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销售额前10位的房企,大部分销售额都来自于二、三线城市的布局,而这些城市并未实施限购政策。当初限购令在一些包括北上广深等知名城市推出后,房产商普遍被逼退至二、三线城市,限购令意外地成为这些城市伺机发展的“世外桃源”,原本的价值低洼地相反被“限购”逐渐催热。

房产商的战略转移,让这些二、三线城市得到了原本没有的机会,新的理念、新的开发模式、迟到的市场均衡,这些二、三线城市或正描绘着加快城市发展,拉低贫富差距的蓝图。但是,一线城市限购限贷的挤出效应,亦使这些二、三线城市房价涨幅迅速提升。事物的发展总具有两面性,“歌舞升平”之下且隐含着新一轮“暴风雨”的到来,这些二、三线城市的好日子到头了吗?

2011年7月12日,中国政府网报道,国务院会议指出,今年调控初步取得成效,但仍有部分城市放松调控,房价上涨过快的二、三线城市有必要采取限购措施。国务院调子表明,调控不会放松,而且新一轮扩大化的限购或将被“强制执行”。二、三线城市的刚需本身与一线城市有着天壤之别,调控之下的投资投机挤出效应也十分明显,扩大限购调控使这些城市本不十分稳定的市场,将带来严峻的考验,对那些房产商而言,转型求变或将变得前途渺茫,二、三线城市一旦实施限购,必将面临新一轮挑战,调控的“逼宫”,或使购房者信心指数再度下降,房价下降预期被人为放大,后果无可预测。

调控加剧,限购加剧,限贷同样在加剧,已有不少二、三线城市已经大幅削减和暂停个人房贷业务。特别是首套房贷单子已遥遥无期,而二套房个人房贷更是持续收紧,不少城市商业银行已全面酝酿大幅提高首套和二套房贷首付比例,与本地居民相比,外来人员申请房贷更加艰难。调控带来的限购限贷,楼市供需矛盾、民生矛盾并未缓解。政府调控房价,想长痛不如短痛,继续以行政手段这只有形的手来调节市场,继续以一刀切的限购来控制房价,一系列调控的紧缩政策,已经有形和无形的误伤了相当部分的改善型、刚需型购房者,这些购房者已经无法维持基本的住房需求。

在改善型刚需购房受到压抑的同时,物价指数更是快速上扬,猪肉一度上涨到50元/公斤,其它粮米油,一天一个价,通胀压力下更凸显民生生活的尴尬处境。2011年7月,国内CPI创三年来新高,旧因素上涨压力并未缓解,新因素上涨压力接踵而来。CPI高位运行与楼市限购限贷并行,调控所带来的各种矛盾更加突出,同时,通胀也加大了楼市调控压力,一厢情愿的限购,究竟能解决楼市多少问题?

盛夏的日子,调控下的楼市焦虑不安。问题还不止与限购现代,央行小幅缓走的频频加息,让购房者的负担一再加重,支出徒增。楼市改善型刚需的盘活,是楼市健康运营的重大因素,首套和二套房本应是调控的保护对象,而限购、限贷、提高按揭首付比例,人为之手抑制楼市正常需求,从而引发市场对调控的误导和质疑,调控的本意也不愿意如此。调控加剧是谁惹的“祸”,或许成为又一个“哥德巴赫猜想”。

上一页|1|
/1页